三发驱动齐发力 创新增长迎未来

平安观点:

仿制药带量采购促进医药行业集中度提高,拥有大批仿制药的厂家更有望胜出
国家积极推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和带量采购,价格成为仿制药致胜的关键因素,能生产多品种仿制药的厂家具有规模优势,议价能力和中标能力更强。
公司2012年成立研究院开始大力发展高端仿制药和创新药,近几年进入收获期。
2012年至今共申报超过170个化学制剂和原料药(剔除大输液),2017年以来获批上市6个口服固体制剂,预计今后三年上市的首仿和首次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产品接近30项。
众多的产品为公司今后在带量采购进行一篮子产品议价提供了竞争优势,且对公司来讲这些均是新增业务。

打造国内一流研发&销售团队,创新支撑长远发展
公司研发团队成果突出,2012年以来公司累计申报了约300个药品注册项目。
目前公司处于申报生产阶段的品种超过30个,预计将在一年内上市,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品种约50个,扣除部分研发周期较长的创新药,预计其中约40个产品将在三年内上市。
合计公司在未来三年将有望上市超过70个品种,其中超过一半为仿制药。

公司的创新药平台一共有18个项目处于临床阶段,最早的项目是处于三期的重组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人鼠嵌合单抗注射液,预计在2020年左右上市。
此后随着各个项目的陆续推进,预计在2020年以后,每年均有创新药上市。

营销团队搭建完毕,随时迎接新上市产品。
目前直营团队已涵盖十个核心省区,超过1200人,其中2/3是引进的当地一流专科药营销人才,销售团队已准备好随时迎接新上市药品。
同时,公司的精细化管理合作伙伴和原来的传统业务板块团队有3800人,营销团队总人数已超过5000。

包材升级&产品升级替代推动大输液板块持续增长
按产量来看,公司在大输液领域的占有率大概为40%,预计未来维持5%-10%的增速,行业集中度提高以及持续推出的新产品是公司增长的主要动力。
公司近两年上市及在研的大输液产品超过30个,以营养型和治疗型输液为主。
随着这些新产品的上市,输液板块中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盈利能力也将增强。

完善抗生素全产业链:
川宁进入正轨,其他项目盈利可期
头孢类和青霉素类的终端市场规模合计超过500亿元,市场空间非常可观。
公司着力打造抗生物全产业链,从上游中间体到下游制剂销售均有完善的布局,全产业链模式有助于增强整体竞争力。
川宁工厂于2018年4月开始实现全面满产,预计全年可实现净利润约6亿元。
其他三家抗生素相关子公司情况持续好转,新迪医化正在积极进行技改,有望扭亏。
广西科伦已于2017年年底实现单月扭亏。

给予“推荐”评级
公司三发驱动的发展战略清晰。
药品研发板块有序进行,1-2年内将上市一大批仿制药,2年后创新药开始陆续上市,未来公司将有望成为仿制药大企业&国内一流创新药公司;
大输液板块随着包材和产品升级将维持稳健增长;
抗生素板块稳健向好,川宁项目已实现全面满产,广西科伦实现单月盈利,邛崃项目也正在积极进行技术改造。
预计公司在2018-2020年的EPS分别为0.88元、1.08元、1.27元,对应PE分别为22X/18X/15X,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政策风险:
医药行业政策频出,药品带量采购、招标降价、辅助用药名单出台、DRGs管理路径等政策出台短期对药品销售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2、产品不能中标的风险:
公司产品基本为处方药,需要进院销售,若重要品种在某些省份缺标,则可能对销售收入造成影响。

3、研发项目失败的风险:
公司多个在研项目,其中不乏完全创新的药物,一般情况下,药品创新程度越高,研发失败的风险越大。

4、抗生素原料药价格波动的风险:
原料药价格波动较大,对公司业绩可能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