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年报点评: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事件。
近日,公司公告了2018年年度报告。

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3.52亿元,同比增长43.00%;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13亿元,同比增长62.04%;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13亿元,同比增长698.96%;
EPS0.85元。
业绩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输液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收入快速增长。

2018年,公司输液产品实现营业收入98.80亿元,同比增长30.37%,毛利率71.18%,同比增长7.48%。
主要是因为:
(1)国家推行“两票制”政策,公司顺应国家政策,把握行业整合趋势,加大对终端客户的开发力度,减少中间流转环节,直接客户从2017年4700余家增至2018年6607余家,使单位产品销售价格有一定程度上升;
(2)公司利用市场整合契机,加大市场投入,继续推进产品软塑化进程,秉承安全输液的理念,调整产品结构,扩大了软塑产品销售。
高毛利软塑产品销售结构占比进一步提升。
产品结构的优化进一步增加了公司利润贡献;
(3)深化与石四药的合作,通过对标学习,大输液制剂生产在节能降耗及降成本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非输液产品销售规模扩大,川宁产能释放。

2018年,公司非输液板块实现销售收入62.42亿元,同比增长66.37%,毛利率42.68%,同比增长15.07%。
其中非输液制剂类产品实现销售收入28.57亿元,同比增长51.14%;
抗生素中间体、原料药实现销售收入32.94亿元,同比增长79.62%。
主要是因为:
(1)公司利用两票制政策推行,把握行业整合趋势,推进终端市场销售;
(2)公司持续加大销售市场投入,非输液制剂核心产品销售继续保持增长,其中,塑料水针销售收入较同期增长70.70%,销售过亿元的天舒欣(康复新液)销售收入增长46.68%;
(3)子公司伊犁川宁二期技改项目通过环保部验收,产能释放,实现销售收入实现销售收入32.86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6.09亿元,为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现金流基础。

推动国际化战略实施,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2018年,公司实现海外销售收入7.29亿元,同比增长120.06%。
其中,输液制剂出口1.26亿元;
抗生素中间体出口5.46亿元。
哈萨克斯坦科伦全年产量较去年略有增长,其中抗肿瘤药物实现了快速增长。
销售方面,出口占比超过50%,主要出口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注册方面,完成4个品种、8个品规注册,涉及4个国家。
公司继续拓展国内生产企业海外出口业务,共开展日本等27个国家/地区共计120个项目的注册工作,市场开发工作进展顺利。

持续大力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研发投入增加。

2012年底科伦全面启动创新转型,持续专注于解决中国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和临床用药的可及性,不断推动创新药物研究、生产和上市的国际化进程。
2018年,公司研发投入11.14亿元,同比增长31.74%,占营收比重为6.81%。

2018年,公司获得NMPA创新药物临床试验批件5项,向美国FDA提出创新药物IND申请1项,并已获准开展临床研究;
获得仿制药物生产批件12项,其中首仿获批4项;
通过口服制剂一致性评价6项,其中首家获批4项;
仿制药物申报生产14项,其中首仿申报5项;
申报一致性评价13项(包括口服一致性评价和注射一致性评价),其中首家申报9项。

市场推广力度加大,销售费用率提升。

2018年,公司销售费用率为36.62%,同比提升9.74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两票制”政策深入贯彻,以及创新产品陆续上市,公司加强市场开发、维护、管理、学术推广力度,销售费用增加;
管理费用率10.49%,同比下降2.19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率3.86%,同比下降0.98个百分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2019-2021年营业收入为191.64/220.39/250.1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5.64/19.06/22.56亿元,EPS为1.09/1.32/1.57元,对应目前股价PE为25.68/21.07/17.81倍。
公司在输液领域已经实现全面的产业升级,具备高端制造和新型材料双重特点的竞争力;
公司在全国进行“抗生素全产业链”的战略性布局,竞争优势凸显;
同时,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推进向创新转型,奠定长期发展基础。
结合公司增速与行业估值水平,给予公司2019年29-32倍PE,公司股价合理区间为31.61-34.88元,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变化风险;
产品价格下降风险;
新药研发失败风险;
环保风险。